【官網限定】大自然治癒你套書

NT $1800.00
NT $1350.00


登一座人文的山:貫穿古今中外、文明與荒野,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我們自詡自然界一員,又生活在「山之島」臺灣,可曾好好了解自己與荒野、自然及山的關係?順西方和漢文化的源流而下,匯集於臺灣,一趟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關係的時空之旅。本書提供省思:荒野是什麼?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如何演進的?又該如何看待我們的山岳和環境?並試圖為山林活動的亂象頻生尋找解答。◆愛山、親山,也讀山、寫山,時常發表精闢文章針砭時政、評論登山議題的「城市山人」,首部探討山、人與荒野關係,獻給所有戶外人和山林愛好者,以期促進臺灣山岳文化的肺腑之作。◆本書以歷史、哲學、文化、社會經濟、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重新定位、分析、詮釋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臺灣山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行走的山」之餘,豎立一座「知識的山」。◆中文世界裡少有探討「戶外文化」的書籍,而綜合性地從西方荒野哲學、環境保護主義、國際登山運動歷史、社會變遷等面向來分析的更是罕見,在一個全民都愛往戶外跑的時代,這本書可幫助大家建立一個思考各式戶外議題的架構,和國際接軌之餘,也能更深入了解臺灣的獨特之處何在。◆本書內容兼融歷史的縱深和空間的向度,透過多元視角、恢宏格局和扎實論述,援引爬梳古今中外的荒野哲學和自然人文宇宙觀,期許臺灣建立自己戶外登山文化的知識體系書寫標竿之作。◆本書也為山林解禁後又遭逄疫情時代,山林活動勃發造成的諸多亂象尋找解答,遍及體制、政策、教育等層面,希望國人貼近自然之餘,也能建立成熟理性的山岳文化,成為珍惜環境、為自己負責的戶外公民。「如今是臺灣山林面對大眾的新時代,人人皆可為登山客,傳統社團也逐漸走向煙消雲散的終局,我們又該如何去蕪存菁,傳承好的戶外文化給社會呢?我們該如何教育大眾土地倫理和無痕山林呢?我們該如何預防山難繼續發生呢?我們該如何思考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呢?如此繁多複雜的議題步步進逼,像從前一樣置身事外已經不合時宜,我們需要更多走入山林的民眾從現在起,更加關懷我們僅存的原始自然,瞭解過去這座島嶼上的時代故事,並反思人類和自然的關係該何去何從。」──本書作者董威言荒野提供了滋養靈魂的空氣,山林給予了舒緩精神的養分,任何一趟深入自然的旅程,對於城市人來說皆是彌足珍貴的一次重新開機。但進入臺灣山林荒野間,除了滿足自身運動鍛鍊、收集百岳、尋找心靈慰藉等目標外,也是該想想「我們可以為下一代做什麼」的時候了。地圖會說話【10週年增訂版】:從GPS衛星定位到智慧手機地圖,不可不知的地理資訊應用(二版)★榮獲107年度「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知識性讀物★★榮獲107年好書大家讀第75梯次知識性讀物組-好書推薦★內容全面增訂,資訊新穎即時,探討主題更多元完整!你一定用過GoogleMaps找路,玩過手遊PokémonGO抓寶,上APP尋找Ubike或WeMoScooter電動機車租借點,甚至查過「PM2.5全台即時概況」了解戶外空氣品質,以及住家是否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地區?!你可知道,拜地理資訊系統GIS及個人電腦普及之賜,21世紀的我們正經歷一段史無前例的地圖大革命?作者精心繪製、視野全面新穎的GIS地圖,讓你從一張張會說話的地圖,不出門得知天下事!視角全面、觀念新穎的GIS地圖書,打破你對地圖的刻板印象!◆新版新增內容達三分之一,收錄200餘幅地圖,內容更新更完整!◆除了將具有時效性的主題(全球暖化與巴黎氣候協定、退縮的北極冰帽、臭氧耗蝕現況、近年加州大火等)加以更新之外,新增內容包括視線分析、網路地震圖、環境績效指數、消失的雨林、都市成長、考古地理學等,涵蓋的主題更加豐富多元!◆另增兩篇台灣實地長期研究:〈台灣的黑熊保育〉,介紹屏科大野保所黃美秀教授與指導研究生林宛青的多年第一手研究資料,讓大家對瀕危的台灣黑熊有更進一步認識與了解;〈全球PM2.5與台灣的空污〉,呈現中山醫學大學廖勇柏教授研究台灣過去40年(1972-2011)的癌症地圖,以及中興大學環工所莊秉潔教授提供的電廠污染源,具體說明空氣污染與癌症死亡率的關係。◆本書詳盡介紹GIS地理資訊系統這門科技,運用衛星、雷達、攝影、GPS全球定位系統等先進技術提供的大量資訊,再藉由地理資訊系統或電腦製圖軟體所繪製成3D影像。◆作者結合自己所學(地理碩士)及專業(從事GIS地理資訊系統應用與軟體研發工作),用一張張地圖來說故事,深入淺出介紹近幾年來全世界地圖發展應用的實況與趨勢,讓大家知道原來當今地圖的應用竟已如此廣泛,舉凡土地利用、交通運輸、疾病擴散、災害防治、生態保育規畫、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甚至救火送貨搬家找房子等,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以地球村的宏觀視野,揭露人類在地球舞台上諸多活動面貌,隨著精采清晰的地圖與淺顯易懂的解說,穿插生動有趣的圖片,帶領讀者展開跨越國界超越時空的寰宇之旅,讓讀者了解,善用地圖與地理資訊不僅能讓我們監測並改善生活品質,也能讓我們更了解自身所處環境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現象及未來趨勢,開拓個人的國際視野。山林癒:沐浴山林擁抱樹木,借助大自然力量自我療癒一起走進山林,來抱樹吧!發現樹療和森林浴的美好益處!2019/10/21台灣山林全面開放,安全享受山林前,先認識森林浴、樹療法和山林如何治癒身心!◆法國專業山域嚮導暨樹療師艾力克.布里斯巴赫不藏私分享切身經驗,傳授森林浴和樹療法。◆從森林浴和樹療法是什麼到樹是怎麼工作的,從有益身心的30種樹種到如何進行森林浴,從依個人需求從事專屬森林浴到各國對森林保育和生態永續的倡議,詳盡解說相關知識和趨勢!◆完整揭露樹木能為健康帶來好處的祕密:對抗壓力和抑鬱、幫助睡眠、重新與大自然連結、促進免疫系統、對抗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與過敏、緩解病症加速復元、恢復精力增進自信。◆詳介帶來助益的30種樹種及其樹療功效,包括:山毛櫸、扁桃、赤楊、毛樺、橡樹、刺柏、榆樹、楓樹、松樹、梧桐、橄欖樹等。◆探索富神話色彩的群峰與深藏不露的山谷、原始森林與特有物種、在地族群與少數民族、文化與專業知識,尋求恢復元氣,重新與大自然連結。◆搭配160張精美療癒彩照和手繪圖,樹木、植物、山林、大自然景色盡收眼底。「重新與自然連結有助於建立深層的平衡和幸福感,尤其是它能減少壓力。我發現森林恢復了我的寧靜,改善了我的健康。閃閃發光的辦公室和引人入勝的樹木之間,有著巨大的差別,有時讓我覺得自己像是穿著西裝的現代德魯伊僧侶,只不過我在週末的時候不會搭上披肩長袍,而是換上健行運動鞋!幸福就在大自然中,我就是因為這原因而成為樹療師:和你一同分享風景的美,不是為了把它拍下來好放到Instagram,而是盡情享受眼前的這一刻。我想以你手上這本書訴說我的經驗、我和樹木不可思議的相遇,它們帶給我什麼,以及這些能為你帶來什麼。我們巨大而沉默的樹木朋友,堅毅地跨越不同的世代,和那些知道如何仔細聆聽的人,分享它們的寶藏。」──本書作者艾力克.布里斯巴赫擔任法國山域嚮導的本書作者艾力克.布里斯巴赫,走遍世界上最美的森林,這些年來以擁抱樹木作為自我療癒的方法,並赴日本接受培訓成為樹療師。他分享切身經驗,向我們披露樹木有益身心健康的幾個祕密,諸如:對抗壓力和抑鬱、幫助睡眠、促進免疫系統、對抗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與過敏,種種經過科學證實的好處。這麼多美好的理由讓我們沐浴在森林裡!讓我們懷著熱情與好奇心,跟著作者走進美麗的森林,探索帶著神話色彩的山峰與深藏不露的山谷、原始森林和特有物種、在地族群與少數民族、文化及專業知識……在鬱鬱蔥蔥的樹叢與簌簌顫動的枝葉圍繞中,跟隨他的指引,認識30種具有樹療功效、植物療法及嫩芽療效的重要樹種,與樹林神奇的力量連接在一起,讓尋求減輕壓力、緩解病症、恢復元氣、重新與大自然連結的人,認識山林的力量,從樹木為我們提供的驚人治癒力中受益!大自然治癒力:更健康‧更快樂‧更有創造力的身心靈自然療癒你有多久沒走進大自然了?我們與大自然越來越疏遠,讓我們付出什麼代價?如何在生活中獲得足夠的大自然,讓自己更健康、更幸福、更有創意?從韓國森林步道到芬蘭小島,再到加州桉樹林,從日本森林浴到蘇格蘭生態療法,跨越歐亞美三大洲,探索大自然對於大腦的正面影響背後的科學。為自己尋一方自然,與自然一起共好。《華爾街日報》盛讚:「本書是對戶外活動無數健康益處的現代研究,也是一趟生動探索。」★《衛報》「2017年最佳假日讀物」★◆從韓國森林步道到芬蘭小島,再到加州桉樹林,從日本森林浴到蘇格蘭生態療法,再到新加坡「花園城市」計畫,作者橫跨歐亞美三大洲,探索大自然對於大腦的正面影響背後的科學。◆本書以全新角度投入研究,查訪生物學家、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的最新實證研究,跟隨護管員和樹療師體驗森林療癒計畫,提出令人信服的論據,發掘出大自然在改善健康、促進思考創新,以及加強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力量。◆現代生活大幅轉向室內,遠離戶外,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大自然及其帶給我們的益處,本書為城市規畫者、健康從業者、教育工作者、科學家,以及關心自己健康福祉的人,提供許多有用知識。◆《紐約時報》、《衛報》、《華爾街日報》、《舊金山紀事報》、BBC等各大媒體絕讚好評推薦。「我們認為大自然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我們沒有認識到它在個人和政治上提升了我們多少。歸根結柢,這就是這本書的願望:找到我們由大自然啟動的神經元背後的最佳科學,然後與各位讀者分享。如果沒有這些知識,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完全尊重我們與自然景觀的深層大腦聯繫。」──本書作者佛羅倫絲.威廉斯大自然不僅美麗,還對我們有益。我們卻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失去與大自然的聯繫。就算你很宅,看了本書,都會想親近大自然。隨著社會都市化和數位科技蔓延,我們的生活普遍與戶外脫節,遠離綠色植物。然而研究證明大自然能幫我們紓解壓力和憂鬱、幫助睡眠、促進免疫系統、對抗疾病,會讓我們更健康,更有創造力,更富同情心,更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大自然已獲證明有益身心健康和文明社會。本書作者從世外桃源的科羅拉多州移居美國首府華盛頓,對生活中自然環境體驗不足有了切身感受,於是花了兩年時間以全新角度投入研究,橫跨歐亞美三大洲,查訪生物學家、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的最新實證研究,跟隨護管員和樹療師體驗森林療癒計畫,探索大自然對於大腦的正面影響背後的科學。從韓國森林步道到芬蘭小島,再到加州桉樹林,從日本森林浴到蘇格蘭生態療法,本書是對戶外活動無數健康益處的現代研究,也是一趟生動探索。文筆優美風趣,論據令人信服,發掘大自然在改善健康、促進思考創新及加強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力量。現代生活大幅轉向室內,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這些概念,以及它們所交出的答案。


作者 探索 戶外 樹木 加州 地球 地圖 APP GIS GPS UBIKE